洛阳老子学会是由洛阳市从事老子思想文化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及热心弘扬老子思想文化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团体,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研究老子哲学思想及道学文化精髓,普及老子思想,倡导尊道贵德之风 ...[详细介绍]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八一路城市杰座503
电话:0379--63300872
微博:http://weibo.com/3564364602
邮箱:lylzxh@qq.com
查看地图 >>
更多>>>
道教胜迹

洛阳上清宫

 

洛阳北邙山,为道教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七十福地。上清宫位于洛阳市老城西北约4公里的邙山翠云峰上,初创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年),由洛州长史许力土奉敕所建,相传是道教始祖李耳炼丹的地方,也是早期道教五斗米教创始人张陵隐修的地方。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与皇后武则天在登泰山封禅、祭告天地后,返回东都洛阳途中,至亳州(辖今河南鹿邑、安徽亳州、涡阳等)追尊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诏令两京诸州置庙祭祀。“命画玄元真容,分置诸州开元观”。唐代称上清官为玄元皇帝庙,又为避玄宗讳改称元元皇帝唐庙,或称太微宫。老子被后世道教追尊为太上老君.故又俗称“老君庙”。

上清宫在金,元时期已废,明伊王(明太祖朱元璋第二十四子朱彝)妃方氏损资重修。据明代《上清宫碑记》载: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道士张玄慕又募钱修建,改梁、柱、椽、瓦为铁铸,配殿覆盖琉璃瓦,所以明代以后又称上清官为铁瓦琉璃殿。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地震,殿宇被毁,至今仍存铁瓦等少量构件。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巡抚阎兴邦,雍正八年(1730年)知府张汉均曾予以重修,民国初年又修。建国后文物部门也曾先后两次维修。

上清宫坐落在邙山之巅,海拔250米,是洛阳北邙的制高点,地势险要,为兵家必争之地。现存有石狮、石马各一对,玉皇阁、翠云洞、东西厢房、明清碑记、建筑遗址、古柏树数株等。这里环境雅净,树木葱笼,浮苍滴翠,为洛阳著名的避暑胜地。

上清宫曾留下无数风云人物、文人墨客吟诗题文的佳话,传下来不少歌咏上清宫的诗文。唐诗人杜甫于天宝八年(749年)登上玄元皇帝庙,写出《冬日洛城北谒玄元皇帝庙》诗,留下“山河扶绣户,日月近雕梁”的名句;唐大画家吴道子曾在此绘过《五圣图》(五圣指: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中宗、唐睿宗)壁画;宋代邵雍于此题《同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诗云:“洛阳二月春摇荡,桃李盛开如步帐。高花下花红相连,垂杨更出高花上。闲陪大尹出都门,邙阜真宫关寻访。不见翠华西幸时,临风尽日独惆怅”;宋代文豪苏东坡也曾在此刻石题句;明关三乐《九日晚登上清宫》诗云:“仙界登时已暮钟,虚步今上最高峰。山中空负黄花约,谷口犹凝紫气重。风来笙声摇晚竹,月移坛影落疏松。他年筋力能常健,欲觅金丹问故踪。”

岁月沧桑,古时建筑虽多已不存,但宫内保存的近40块明清古碑,依然向人们诉说着上清宫昔时的辉煌,并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洛阳市志·文物志》)

唐时洛阳还有另一座玄元皇帝庙,地在天津桥南、定鼎西街北数第一坊积善坊,为天宝元年(742年)唐玄宗所敕建。此地原为唐玄宗的故宅,其遗迹早已荡然无存。另在洛阳老城北约2.5公里、邙山南麓有下清宫,原名老君庙,又称青牛观,传为太上老君饲养青牛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