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老子学会是由洛阳市从事老子思想文化研究的众多专家、学者及热心弘扬老子思想文化的各界人士自愿结成的地方性学术团体,旨在通过深入挖掘、研究老子哲学思想及道学文化精髓,普及老子思想,倡导尊道贵德之风 ...[详细介绍]
地址:洛阳市西工区八一路城市杰座503
电话:0379--63300872
微博:http://weibo.com/3564364602
邮箱:lylzxh@qq.com
查看地图 >>
更多>>>
道家与养生

论老子的养生学及其影响

原载《老子今古》第四期
    作者:高秀昌(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养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枝奇葩。中国的养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就已达4000年之久。我国历史文献中关于养生的最早记载,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早期青铜器图形文字中,也有许多“寿”、“老”等老人的象形文字,以及有关调理生活、防病治病的描述。《尚书·洪范》提出了“五福六极”的观念:“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六极: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忧,四曰贫,五曰恶,六曰弱。”[1]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先人们已经开始自觉地把追求幸福和快乐同追求寿考、健康、安宁联系起来。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神仙方士文化的兴起,一种以追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为主要目标的养生文化发展起来。这一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各种学术获得充分发展,以老子道家和孔子儒家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开始形成,中国传统养生文化也因此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老子》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

《老子》不是一部养生书,但是却包含着丰富的养生思想,提出了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养生方法。它在对有关养生的理论、原则和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养生论,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

(一)“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

老子提出了“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2]) 这里的“法”即“取法”、“遵循”之意。不仅是“道”要取法“自然”,天、地、人都要取法“自然”。这里的“自然”,不是指客观的自然界,也不是指具体存在的东西,而是指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亦即自然性。所谓“道法自然”,就是道以它自身为依据,是自身决定了自己的存在和运动、发展。王弼注:“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法自然者,在方而法方,在圆而法圆,与自然无所违也。”[3]就是说,道本身无所作为,而顺应万物之自然。因此,道创生万物,并非有意妄为,而是顺其自然,使万物自生自长。“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三十二章)。道的“自然性”,也即道的“无为性”,就是说,道对万物不加干涉,而使其顺任自然。老子说:“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三十七章)。道的自然性主要体现在道与万物的关系之中: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三十四章)

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五十一章)

“道”生养、覆育万物,却不做万物的主宰;万物循“道”自然而生,失“道”自然败亡。由此也可以显示出《老子》中“道”的无为性、无目的性。“不为主”、“而不有”,说明道生养万物出于自然,没有私欲,没有目的。

从人的角度看,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人应当取法天地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观念;二是人应当取法人性之自然,这里体现的是人的本性自然的观念。老子认为,“道法自然”是宇宙万物遵循的根本法则,自然也是人必须遵循的根本法则。人要想“长生久视”即健康长寿,就应当修道进德,取法自然。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成为后世养生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例如,著名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指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4] (《宝命全形论》)这里,《黄帝内经素问》根据“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了顺乎自然、合于四时的养生原则。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教诫》中引用《列子》的话说:“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万类。”[5]又引用《河图帝视萌》的话说:“侮天时者凶,顺天时者吉。春夏乐山高处,秋冬居卑深藏。吉利多福,寿考无穷。”[6]这两段话也是说人的养生活动顺应天地之自然,便可以达到“寿考无穷”的养生目的。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也说:“能顺时气者,始尽养生之道。故善摄生者,无犯日月之忌,无失岁时之和。”[7]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顺乎自然、合于四时是后世养生家所一致坚持的养生原则,而这一原则的理论源头显然是来自于老子的“道法自然”。宇宙间的所有事务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规律的根本特性就是自然而然。虽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但对人来说归根结蒂要顺应的就是自然而然,即要道法自然。

(二)“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

老子提出了“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老子在四十二章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从根源上说,世界万物由原始的混沌之气所化生;就具体的万物而言,它们都是由阴阳二气和合而成。“冲气以为和”既指万物的生命由“和气”所生,又指万物的生命是在阴阳二气的和合状态中存在和发展的。所以,在老子看来,修养生之道应当以“冲气以为和”为目标。老子以婴儿为例,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五十五章)

在老子看来,婴儿身体柔弱,无知无欲,他之所以能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他拥有充盈的精气、淳和的元气。所以,老子主张,修养生之道的人,只有像婴儿一般始终保持“精之至”、“和之至”的境界,才能够精神饱满,健康长寿。

老子的养生之道不仅注重养气,也强调养形、养神;而这三个层面的养生均以“冲和”为目标。譬如,养气当“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专气致柔”(十章),像婴儿那样保持淳和的元气。关于养神、养形,老子主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同上)这里,“载”即抱持,“营魄”即魂魄,“载营魄抱一”即抱持形神合一的意思。老子认为,人的生命是精神(魂)和形体(魄)的统一体,人如果能使形神保持和谐统一,便可以延年益寿。

老子的“冲气以为和”的思想,在《黄帝内经素问》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它说: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密,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气通天论》)[8]

这里强调的是:孤阳不生,独阴不长,调和阴阳二气,才是养生的目的。

魏晋时期,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在他的《养生论》中提出了静养精神的摄生主张,他说:

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气,以醇白独著;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又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和理同济,同乎大顺。(《嵇康集·养生论》)

嵇康提出的“守一”、“养和”的养生主张也是以“谐和”为主旨的。

事实上,中国传统养生术无论是服食、房中,还是气功、摄养,都以调和阴阳的理论作为养生实践的根据,而这一理论的源头又是和老子“冲气以为和”的思想相关联的。

(三)多种形式的养生方法

老子提出了多种形式的养生方法。“道法自然”是养生的根本原则。老子根据这一原则,又提出了一系列修身养性以达到健康长寿的具体的养生方法,如“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寡欲”养生、避害养生等等,为后世养生学家所强调和重视。下面仅以“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为例加以说明。

1.“抱一”养生

《老子》中的“一”常常指“道”,如老子说: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四十二章)

万物得一以生。(三十九章)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二十二章) 

道是万物的元始,生命的根本,因此,人和万物得道则生,失道则亡。关于“一”,王弼注谓“人之真也”[9];河上注谓“一者,道始所生,太和之精气也”[10]。从养生的角度看,这里的“一”可理解为元气。只有抱一,守住元气,才能健康长寿。后世养生家视元气为“一”,称守元气为“守一”。如收在《云笈七签》中的《元气论》认为:

夫自然本一,大道本一,元气本一。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太无合体,大道同心,自然同性。

人与物类,皆禀一元之气而成。生、成、长、养,最尊最贵者,莫过于人之气也。[11]

显然,它是把元气看成生命之根,所以它主张人要获得长久之寿,应当“清静守一”、“抱一守虚”。

道教的修炼养生术也强调“守一”的养生方法。《太平经·令人寿治平法》说:

三气共一为神根也。一为精,一为神,一为气,此三者共一位也……故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也。[12]

这就是说,人常使精、气、神三者合一,便能延年益寿。因此《太平经》又说:

人有一身,与精神常合并也……常合即为一,可以长存也……故圣人教其守一,言当守一身也。念而不休,精神自来,莫不相应,百病自除,此即长生久视之符也。[13]

事实上,“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根据“精”的来源、功能和作用又可分为“先天精”和“后天精”。其中“先天精”,又叫“元精”,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基础,主要来源于父母的精、血,被视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始微观物质。《黄帝内经素问》称:“人始生,先成精。”[14]指的就是这种先天之精;“后天精”又称“脏腑之精”,它主要来源于后天五谷饮食之营养,通过肺的呼吸调节,脾胃的消化吸收,从而将营养物质的精微部分转化到人体的各个腑脏而构成。“精”尽管存在“先天”、“后天”之别,但二者又是相辅相成、互为依存的。“先天之精”要依靠“后天之精”的不断补充,“后天之精”则必须依赖“先天之精”的活力,而且它们还共同储存于人的两肾之中,形成所谓“肾精”。养生学认为,肾精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要素之一,它主要发挥以下三种生理功能:

推动人体生长发育:一个人如果肾脏精气充盈,生长发育就正常;反之则会出现发育迟缓或未老先衰等异常现象。

参与人体生殖繁衍:无论是两性副性特征的发育、性机能的成熟,或者是生殖能力的获得,都与肾精的盛衰盈亏密切相关。

濡养人体脏腑组织器官:人体的肾精在充盈有余的情况下,既可通过正常的生理渠道排泄体外,形成男性的泄精和女性的月经,也可以在必要时转化为其他形式,如气血津液等等,输送到脏腑器官去发挥濡养作用。

鉴于“精”具有上述重要生理功能,所以传统养生理论向来十分重视“养精”、“保精”和“炼精”的养生作用。《黄帝内经素问》就提出:“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15]在具体的实践中,我国古代养生家也摸索出了一整套以增加饮食营养调补“后天之精”、以节制房事固养“先天之精”的行之有效的养精方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生命现象均被视为“气”活动的结果。这就是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所说的:“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赖以生者也。”[16]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传统养生学也持有类似的观点,认为“气”是一种极微小而且处在活动状态的精微物质,它构成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全过程。养生学认为“气”的生成主要与肾、脾胃、肺等脏腑器官密切相关。“气”的存在是通过一定的生理功能表现出来的,这些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推动作用:“气”具有推动脏腑组织活动和促进血脉运行的作用。

温煦作用:“气”具有维持人体正常温度,保持身体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的功能。

防御作用:“气”具有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的能力。

固摄作用:“气”具有控制人体血、汗、尿、精不外泄的功能。

气化作用:“气”具有维持脏腑功能正常活动和精、血、津液新陈代谢过程顺利进行的作用。

从“气”所具有的上述生理功能中可以看出,它与“精”一样,也是人体生命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物质基础。

“神”通常是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现象的总称这样一种基本概念出现的,它包括了在大脑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经络、营卫、气血、津液等全部机体活动功能和外在表现。“神”的生成主要以先天之精为基础,以后天的精气为补养培育而成。所以“神”的盛衰与精、气的盈亏密不可分。只有作为生命物质要素的精气充足,作为生命活动功能外在表现的“神”才可能旺盛。至于“神”的生理功能,传统医学认为主要体现在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上。人的整个机体,从大脑到内脏,从五官七窍到经络、气血、精、津液,以至肢体的活动,都无一不是依赖“神”作为维持其正常动转的内在活力。正因为“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黄帝内经素问》明确地得出了“得神者昌,失神者死”的重要论断。传统养生文化也正是在此观念影响下,才逐步形成了“形神兼养、养神为先”的鲜明民族特色。这里所谓守一,也就是守住精神不走失。

总之,道教的守一术,或言“守气”、“守神”,或言“守精气神”,其思想渊源仍然是老子“抱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以“啬”养生

老子在五十九章中提出了以“啬”养生的方法: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这里,“啬”的概念并非是吝啬,其内涵是爱惜、积蓄、节约。老子善于将治国之道与养生之道融为一体。治理国家要多藏俭用,养生亦应“培蓄能量,厚藏根基,充实生命力”,而不要浪费精神。养生以啬,就可以使生命的根基厚实,精神充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老子的以俭啬为“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的养生方法,被后世养生学家奉之为养生的圭臬。他们吸收了老子以“啬”为本的思想,讲求从根本上修身养性,并形成了以气为本、以神为本、以精为本、以形为本和以精气神或形气神综合为本的诸种观点,相应地也产生了以养气、养神、养精、养形及以精气神或形气神综合保养为主旨的诸种养生学派。

3.以“静”养生

老子在十六章中提出了养静的原则: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在老子看来,万物的生命都始于虚静而又归于虚静。因此,生命是以静态为根基的,所以修身养性应当恢复到生命的静根,才是合于常道。为此,老子提出了以静养生的方法,即虚极静笃的摄生养神的妙方。

老子以静养生的思想对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广泛影响。《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曾明确提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17]的养生主张。《管子》也有气动而制于静的养生思想:“阴则能制于阳矣,静则能制于动矣”,“纷乎其若乱,静之而自治。”(《心术上》)[18]《淮南子》与《老子》、《管子》相应,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原道训》)[19],所以它提出“静漠恬淡,所以养性也;和愉虚无,所以养德也”(《俶真训》)[20]的养生主张。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重视精神修养。诸葛亮在《诫子书》的开篇便谆谆告诫他的子弟,要“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1],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2],显然,“淡泊”、“宁静”是“明志”、“致远”的必要条件,而“明志”、“致远”则是“淡泊”、“宁静”的最终目标。诸葛亮强调:“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3]就是说,立志于学、静心求学是手段和过程;养成学问、增长才干才是目的。

明代养生学家万全著的《养生四要》引广成子的话说:“必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24]宁静的心灵可以沉淀生活的纷杂和浮躁,过滤人生中的浅薄和粗俗。

这些论述表明以静养生已成为养生学家所共同强调的养生方法,而这一方法的理论基础就是老子的养静论。

4.“守柔”养生

老子在十章中说:“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专”即“抟”,“专气”即“抟气”,这是一种炼气法;“抟气致柔”指的是炼气的功夫。这里,老子以设问形式说明修养生之道应当抟聚精气,使生命体如婴儿般柔和。婴儿是人之初生,虽然柔弱,但却是生气勃勃,生机无限。因此,保持婴儿的柔和状态而不自恃刚强,这就是老子守柔养生的原则和方法。

从养生的角度看,老子所主张的“守柔曰强” (五十二章)、“柔弱胜刚强” (三十六章),是说修养生之道应守住柔弱,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才是真正的刚强。如果不懂得这些道理,恃强好胜,就违背自然之道,因此会早早衰老死亡。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坚强者死之徒” (七十六章),“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五章)。后世养生学家在精神修养、体育锻炼、药食护身、房中卫生、气功炼养等方面提倡柔和、适中,反对强硬、过分,体现的就是守柔的思想。明代养生学家袁黄在《摄生三要·养气》中说:“气欲柔不欲强,欲顺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故道家最忌嗔,嗔心一发,则气强而不柔,逆而不顺,乱而不定,散而不聚矣。”[25]这里说的是养气以柔。对于饮食,养生学家主张不过饥过饱,不过冷过热,不暴饮暴食;对于男女交合之道,房中养生家主张欲不可纵、欲不可强;否则,都会使人未老先衰,折损寿命。

从以上的简述中可以看出,《老子》中蕴涵着丰富的养生内容,老子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所提出的养生原则和养生方法均为后世的养生学家所遵循,并成为他们建构养生理论和方法的依据。所以,从一定的意义上说,老子的养生学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

二、虚静之道与气功锻炼

如果从气功养生学的角度来审视《老子》一书,我们将会发现《老子》中包含着丰富的气功思想,而且还受到古今气功实践家的高度重视。

老子的道本体论(道论)是气功的理论基础。《老子》中的核心范畴——“道”如果用“气”加以解释,那么老子的道本体论就衍生为“气本体论”,这样,气就成为万物存在变化的基础,它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元素。老子在四十二章中就明确指出,元始的混沌之气分而为阴、阳二气,阴阳二气既对立又统一,从而产生宇宙天地万物。人作为自然界中一物,自然也是禀阴阳之气而生。从前文的引述中可以看出:人体中的真气或元气,就是气功所要修炼之气;通过气功锻炼以充实元气,调理气机,可以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这也是气功养生的真谛。

这里首先从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入手。气功锻炼的方法包括调身、调息、调心这样三个既逐步展开又同时进行的过程。调身就是要摆好姿势,全身要自然、放松。常用的练功姿势有坐式、卧式和站式。调息就是调练呼吸。练功时有意识地注意自己呼吸的调整,其方法有自然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停顿呼吸法等。调心就是调定心意,使心神宁静,意念专一,主要方法是意守丹田。对此,《老子》书中已经作了阐发。

生活在社会剧烈震荡无序的春秋时代,老子非常重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他自己就是一位重视生命并且相当长寿的智慧老人。老子的长寿固然得益于自然无为的人生哲学,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他的健康长寿也是持之以恒实践气功养生的结果。

人禀气而生,人在气中,气在人中。人与天地一样,俨然一个充满生生不息之气的大风箱,预示着生命之气的无限生机。人通过对人体的气的锻炼,就可以保证生命的长生久视。

那么,怎样进行气功锻炼呢?   

气功锻炼首先要做到无知无欲,身心入静;其次要做到呼吸深、长、细、慢,绵绵不断;另外还要做到心神专一。这就是现在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我们可以引老子的原话来说明。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 (十六章);“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十章)“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六章)这实际上讲的就是调身、调息(气)、调心。如“专气致柔,能婴儿乎”就是要求人在炼养时必须心神专一,调和呼吸,把自己的身体、呼吸及精神状态调节得像婴儿一样,精气充足,纯朴和合,进入一种极高的气功境界。

曾对我国最早的气功文献之一《行气玉佩铭》作过深入研究的郭沫若,幼年时曾患过一场重病,青年时期东渡日本留学又患过伤寒,致使两耳失聪。然而郭老却享有87岁的高寿,其中的奥秘何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静坐练气健身法,发挥了养生强身、延年益寿的重要作用。郭沫若曾在《静坐的功夫》一文中讲了他的静坐功法:

(1)呼吸:吸长而缓,呼短而促,宜行于不经意之间。

(2)身体部位:端坐,头部直对前面,眼微闭,唇微闭,牙关不相接,不相咬。后背微圆,前胸不可挺出,心窝部凹下。两手叉置大腿上。上腹凹下,臀部向后,突出到可能的地步.两膝不可并,可离开八九寸左右。

(3)精神:全身不可用力,注意点宜集中在脐下,脑中宜无念无想,但想念不能消灭时,亦不勉强抑制。

(4)时间:以食后一二时为宜。每次至少须坐三十分钟。地点不论,在办公地点也可,在公共车辆中亦可,随处都可以实行。

由上可知,郭沫若练的静坐就是强调调息、意守、入静的坐式静功,是最常见的气功。对气功的修炼,不仅使他治愈了神经衰弱,更使他“彻悟了一个奇异的世界”,即进入了气功境界。

郭沫若练气功,讲求大脑应无念无想,这也是练气功的要诀。练气功就是要做到尽量排除一切干扰和杂念,收视返听,意沉丹田。这在老子那里叫“塞兑”、“闭门”,“为道日损”,也就是说,要闭塞感知、嗜欲的通道,心境虚静下来;并且要不断地减损各种干扰和杂念,最后进入“物我合一”、“内外合一”的自然无为状态,这也是一种体“道”的气功境界。

从现代气功学的观点来看,摒除一切杂念,高度入静与放松,达到绝对的虚静状态,万念俱灭,只存一念或一念不存,这是达到高级功夫的必要条件。这样,人与大自然便融为一体,达到天人合一,毫无阻碍地与自然进行“气”的交换,从自然吸取能量,不仅使人体精气充沛,而且能促使人体自身状况发生质变,从而激发出自身的潜能而出现特异功能。如现代科学研究已证明:在功能较强的气功师处于气功功能态时,脑波呈现出巨涨巨落现象,这正是大脑功能态突变的表现和大脑产生新的功能的迹象。

三、自然之道与自然功法

人作为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万物之灵,一方面,他的生命活动要受自然界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支配,另一方面,他又能自主选择以求发展其生命活力。在老子那里,作为宇宙间最尊贵的“四大”之一的人,与天地合成“三材”,法道而任自然。这就是老子的自然之道,也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在老子看来,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因此人应当遵从自然界的法则;不过“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总规律,它最根本的特性是“自然无为”,这是讲顺任自然而不妄加人为。从下面我们对“自然功法”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老子的这一思想对气功的影响。

“自然功”的命名,就是依据老子“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而建立的。

此功的功理有三条:

其一,人体生命活动受自然规律支配。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他的生、老、病、死的整个生命过程,包括人体各种生理、病理变化,都与这个外在环境天然存在着不可分割的有机联系。人体与自然界关系密切的最显著标志是“呼吸”。因此,我国古代气功养生家修炼气功,就是以上述自然之道为理论根据,以呼吸习静为主要手段来达到保健强身的目的的。

其二,练功不能背离自然法则。“自然功”以“自然”命名,这就是要求在练功的全过程中必须贯彻“自然”的原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顺乎自然。

其三,回复自然,探索生命本质。气功修炼就是要追求最大限度的健康与长寿,为此,必须要回到人的自身,探索人体生命的本质,把握人的生命活动的规律。

自然功的功法也是“三调”,即调身、调息、调心。不过这“三调”具有自身的特点。如调身,不管是坐式、卧式,本着“顺应自然”的原则,不严格规定姿势,只要做到关节放松,全身安泰,意专神凝,重心稳定即可。甚至还可以因地制宜,采取各种“自由式”或“逍遥式”——即由练功者自己做主,根据自己的意愿或习惯,摆好一个自己最感舒适的姿势,以更有利于入静。在调息方面,它只要求呼吸不急不缓,一任自然。在调心方面,它只要求练功者放下一切(念头),丢开一切(烦恼)。

总之,自然功法要求练功者在练功时,把自己的躯体、意识和外界事物全都看破、放下,使自己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地安处于既寂静又清醒的静定境界中,通过修炼,以提高呼吸的效能,解除大脑的紧张,提高人体的素质和活力。可以看出,自然功从它的命名到它的功法功理,都是依据老子的自然之道的。

 


 

[1]郭仁成:《尚书今古文全璧》,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172页。

[2]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5.以下凡引《老子》,只随文注明某章。

 

[3]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4]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第159-160页。

[5]方春阳主编:《中国养生大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0页。

[6] 同上,第11页。

[7] 孙思邈. 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

[8]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第20-21页。

[9] 楼宇烈.王弼集校释(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10]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M].北京:中华书局,1993.

[11] 张君房编:《云笈七签》,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2]王明编:《太平经合校》,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第728页。

[13]同上。第716页。

[14]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15]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第24页。

[16] 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增订本) [M].北京:中华书局,2005.

 

[17]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第3页。

[18]陈鼓应:《管子四篇诠释》,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第135、154页。

[19]杨坚点校:《淮南子》[M].长沙:岳麓书社,2006.第222页。

[20]同上,第230页。

[21]《诫子书》[A].《诸葛亮文集》[M].中华书局.1960.

[22]同上

[23]同上

[24]方春阳主编:《中国养生大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169页。

[25]方春阳主编:《中国养生大成》,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版,第242页。